0%

TR-骑行安仁

这篇文章记述了关于骑行安仁古镇的过程。

1115,早上九点从学校出发,沿着永宁镇,温江大道朝着大邑县进发,一路上都是平路,配速25左右,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到达安仁古镇。 途中经过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

踏上神圣的318国道,这是成温邛快速路出成都市区的一部分。

IMG_8835

到了安仁古镇,发现到处都在挖沟修路,有轨电车也不开了,沿街商店关门的关门,施工的施工,零散的几个游客也走走停停,可以说我来的这个时间段观赏指数为负。

不管他,先填饱肚子再说,早上没吃饭,骑了一上午饿过劲了。沿街都是一些火锅串串之类的,对我这种单人骑行的太不友好了。拐进一个杂乱的菜市场,恰好看见一口老锅冒着热气,锅里煮着沸腾的羊汤,就喝羊汤吧!

边喝边刷起哔哩哔哩,看到这么一条动态,顿时感觉有点心酸

IMG_8837

吃饱喝足,又绕着古镇转了几条巷子,看到川军司令刘湘的宅子已经变成军事禁地了,古镇里随处可见肥肠血旺的菜馆,我突然觉得我好不容易来趟大邑不尝尝这里的肥肠血旺有点可惜了……

摆脱了古镇里坑坑洼洼的施工道路,就来到本次骑行的重头戏:建川博物馆聚落!以前我看的博物馆都是公家出钱建造的,而这个博物馆则是由四川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先生自己掏钱修建的,里面珍藏了很多其他博物馆里看不到的好东西!

你看它这个门它又大又宽:

IMG_8838

就像这个路它又密又长,骑行在竹林里别有一番滋味。

IMG_8839

一进大门就看到成飞工业的一辆歼五飞机,如今成飞研发的歼20成天从我们学校头顶飞过,看到它的爷爷不知道作何感想?

IMG_8841

建川博物馆的门票是60元一人,共有接近20来个博物馆,我愣是看了一下午都没看完,不过有些馆是充数的,下次再看也可以。

IMG_8842

这里最震撼的就是抗日战士群像了,群像没有按照党派进行划分: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打鬼子的党,他们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这些群像是按照中国地图进行摆放的:每个雕像就站在他们牺牲过的地方或者他们曾战斗过的地方。

IMG_8843

先看到的是淞沪会战的高级将领,我先开始不知道这些雕像代表着历史上的哪个人物,看他们脚底下的字才发现很多都是军队里的高级将领们。

IMG_8845

比如这个海军总司令,可怜那个时候的海军连条像样的船都没有,打也打不过,只好把船炸沉在长江河道里延缓日军沿江而上威胁上游。

IMG_8846

这位杨旅长站在那里就有一股蔑视日寇的霸气!

最痛心的就是这些航空兵们了,他们很多人的牺牲日期就是在1937年和1938这段时间。他们驾驶着不那么稳定的飞机英勇的和日军进行战斗,看到他们的装备,我可以想象出他们和日军之间的差距,但是他们还是勇敢的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蓝天。

IMG_8848

常凯申大队长站在战时陪都重庆地标这里。

IMG_8849

致敬。

和蔼的周总理和主席站在延安。

IMG_8852

仁安羌大捷,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曾经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白菜猪肉炖粉条的描写,背景就是远征军取得仁安羌大捷,消息传来,阿译激动的卖掉祖传的手表买了块猪肉来改善伙食鼓舞士气。

“……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连队兵力攻占拼墙河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记者教士五百余众……。”
  它所说是四二年四月中的仁安羌之战,第一次滇缅战役中难得的胜仗,但这与我们这些收容站里的弃兵有什么相干呢?

……

“我军即将大捷!这是肯定的!——我在上边的朋友告诉我……。”
  康丫连挠痒带哼哼,“谁在上边有朋友?”
  蛇屁股很高兴地接话茬儿,“上边,上边。天上。死的。”
  呵欠来自要麻,几乎看得见喉管,这样夸张的呵欠要表示的绝不是睡意。
  阿译,不可否认,他有时很坚强,“……中华铁军、美利坚之盟友、英吉利之盟友……”
  蛇屁股开始表演哑剧,扑捉一只盘旋在豆饼头上的并不存在的苍蝇,并且在下手时打得豆饼发出一声惨叫。郝兽医拉蛇屁股坐下,那不是为了阿译,是因为蛇屁股下手太重。
  要麻警告蛇屁股:“你不要欺负他。”
  蛇屁股反击,但有点儿孱,因为惹要麻,通常都会扑上要麻和今天并不在场的不辣,“只准你欺负他?”
  阿译仍然在坚持着,“……铁流…汇成了这个铁流…这个铁流…我肯定这个铁流……。”他已经彻底乱了,而最大的打击来自迷龙打天井那边吼过来的一嗓子,“肯定个腚!你打的呀?”
  迷龙仍在闭眼纳凉,你光看还真不相信是他喊的;康丫无所谓地在试穿终于有了一粒扣子的衣服,尽管那颗钉在胸前的扣子让他下摆仍敞露着肚脐,军装穿作了短披风。阿译愠怒而又羞惭,但是明摆的事,他惹不起迷龙。我狠命地玩儿着自己的手指头,觉得无我无关,直到郝兽医轻轻推我。他抱怨道:“你是副组长啊。”
  也是。我玩着手指头,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直说吃什么好不好啊?”
  阿译猛省了,用一种过于猛烈的动作把身后的木牌给端起来正放了,然后直面一众愕然的人们。他现在像个功臣。
  木牌上用精致的工笔书写着:白菜猪肉炖粉条。
  识字的人,诸如我和郝兽医,已经快窒息了。
  半识字的人,诸如康丫,正在艰难地一个个字数着。
  不识字的人,诸如要麻豆饼蛇屁股,还没有反应,没有我们那种从大脑直击胃腔,再从胃腔倒卷回口腔,整得满嘴生津喉头抽搐的生理反应。
  康丫只挑自己认得的字念诵:“白——肉——米。”
  阿译开始扩大攻势,用他的白灰在每一个要素下划着道儿,“白菜——猪肉——炖粉条!今天我们吃这个!——白菜猪肉炖粉条!”

而书中虞啸卿的原型据传就是这位刘放吾将军!

IMG_8853

孙立人将军绝对是一个传奇似的人物!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安徽庐江人,二次大战缅甸战场重要将领。毕业于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留美预科1923届、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弗吉尼亚军校博雅教育学士,是抗日战争时期少数留美、不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留美的财政部长宋子文赏识留美军人,因此孙立人从财政部税警总团特科兵团团长起家,1942年任师长指挥新三十八师(后编入新一军)在缅甸仁安羌之战,以寡敌众击退日军,救出7000名英军及500名西方记者和传教士,在此战后被英军和美军昵称为东方隆美尔(与隆美尔一样勇猛善战)。同年拒绝与上级杜聿明穿过热带丛林野人山撤回云南,改为带队撤往英属印度,是他一生最重要军事决定,最终杜聿明领兵逾半出不了山,大多死于瘴气。英国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是极少数外国军官得主;亦为四名获授美国功勋勋章的中国军官(与蒋中正、戴安澜和谢莽)。

国共内战前期,孙立人在东北战场与共军林彪相持,参与第二次四平战役、临江战役等,但与上级杜聿明将帅不和,于1947年4月被调闲职,没参与第二阶段大战。1947年11月被调台湾[1]。1955年,遭蒋中正指控兵变案,软禁33年。1990年,孙立人病逝于家中,享寿89岁。

IMG_8854

还有很多人我没有拍,这里站立着两百多个雕像,他们像一道屏障一样将日寇抵挡住,然后用血肉之躯打败了他们,真是无比震撼!

IMG_8855

IMG_8856

IMG_8857

紧挨着群像广场的就是日军侵华罪行馆,我到门口才发现忘了买票,买完票后由于时间原因也没有到这个馆里参观。

这个老兵手印广场就是樊建川先生收集那些还在世的老兵的手印建成的,老兵慢慢也会老去,但是这些手印却会一直警告那些想要挑衅我们的人:我们从来就没怕过谁!

IMG_8860

这个博物馆还有一个特别值得一看的地方就是这个猪坚强!512汶川地震时这头猪被压在下面36天最终被救了出来,成为不抛弃不放弃的代名词。

这头猪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2年,它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活到猪肉30块一斤的2020年……

IMG_8861

IMG_8864

IMG_8865

IMG_8866

IMG_8867

IMG_8868

IMG_8870

##512地震纪念馆

一直以来我都对曾经那场地震抱有好奇,来到这片土地上,我特别想看看当初的一些景象,这个馆也成为我最期待的一个场馆。

现在去地震遗址也能看到当年残存的一些建筑,从照片里也可以感受到当时地震对于这些混凝土钢筋的楼房造成了巨大的损毁,营救难度非常大。

IMG_8871

有一辆旅游大巴车被巨石砸中,车上所有人无一幸免全部遇难。

宝成铁路那辆油罐车被砸中起火后直接导致从外界进入成都平原的一条重要的铁路要道被堵塞,所以这里也成了抢修的一个重点工程。

IMG_8872

能把人数精确到个位数也确实让我有点震惊。

IMG_8873

08年那时候条件不像现在,官兵就带着这样简陋的手套在钢筋石头间抢救生命,磨破了手套,磨出了血泡,磨出来一条条生命的奇迹。

IMG_8874

这个被救出来的三岁男孩叫郎峥,他的一个胳膊被砸的动不了,却用另一条胳膊给救他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个礼。

“敬礼男孩”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郎铮很小就懂得感恩,前几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杨卫华去世了,郎铮还去他的墓前祭奠他。

IMG_8875

看到这个被救出来女孩那张大的嘴,仿佛能感受到她撕心裂肺的痛苦。

IMG_8876

被救出来的小朋友用稚嫩的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谢。

IMG_8877

最早进入震区的分队发回来的报告,最后的涂改也反映了当时情况之紧急。

IMG_8878

有些国外网站总喜欢抹黑我们,说什么摆拍,我想说的是摆拍你n了个腿,你看这老人的表情像摆拍的吗?

IMG_8879

又看到熟悉的盘山公路了,走过之后才知道这种路有多么危险,可是陆上生命线必须要贯通,无论多危险都要把物资送进去!

IMG_8880

这个护士的眼里含着泪水

IMG_8881

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张照片了:人民子弟兵并排趴在两条钢索之上,身下是汹涌的江水,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当作桥板,让孩子们安全过江,这张照片我是第一次看到,我觉得这是可以用来做头版头条的图片。

IMG_8882

看到这个女护士鼓励那个被压在下面的人,我又想到陈坚:他被压在下面超过72小时,就靠着对老婆的责任和爱坚持了下来,没有放弃,那个女记者就在旁边鼓励他,让他一定要坚持到活着见到老婆。结果他却在被救出来不久之后由于挤压综合征永远离开了人世……

他被大预制板死死压着,他一直坚持了70多个小时,但神志清醒,还能和救援人员聊天。四川电视台在现场直播救援他的过程,他说要回家和老婆好好过日子,说不能让老婆肚子里的孩子一出生就没爸爸,他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6个小时后,他终于被救出。但他却在半小时后离开了人世。救援武警边做人工呼吸边说:“你这个‘傻子’,你都坚持了这么久了……”女记者哭喊着摇着他的手:“你醒醒,你老婆还在等你回家呢!”电视台的直播主持人哭得说不出话了,节目被迫中断……

他叫陈坚,一个在北川打工的青年,26岁;看了电视直播的观众,上网传递消息,眼泪淹没了网络……

IMG_8883

看到内蒙古捐赠的蒙古包觉得这东西挺实用的,搭起来容易,还能容纳很多人。

IMG_8884

灾民们的震后第一顿家庭聚餐。

IMG_8885

快要高考的学生们就在厂房里复习备考。

IMG_8886

##军事战争

彭大将军镇楼!抗美援朝真真是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IMG_8887

IMG_8888

IMG_8889

这里竟然还有一架火箭!

IMG_8891

这些坦克和北方兵器城里那些坦克也是差不多的型号。

IMG_8892

IMG_8893

时间原因,川军抗战馆和三寸金莲馆就没进去看,但是稍微了解点战争史的人都知道:川军团那是一支能跟敌人拼命直到打没了的团!无川不成军,四川地区为中华民族抗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当08年汶川地震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举全国之力援建灾区,现在灾区人民又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川人从未负国,国人决不负川”

IMG_8894

IMG_8859

Welcome to my other publishing channels